您好,欢迎来到桥路营销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知乎 > SEM营销常见问题 > SEM与信息流广告有什么区别及优缺点?

SEM与信息流广告有什么区别及优缺点?

问题来源:网友提问    发布时间:2017-11-19   已被浏览:17031次    我要提问

问题补充:SEM与信息流广告有什么区别,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

定义:

SEM:英文Search Engine Marketing ,我们通常简称为“SEM”。就是根据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方式利用用户检索信息的机会尽可能将营销信息传递给目标用户。简单来说,搜索引擎营销就是基于搜索引擎平台的网络营销,利用人们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和使用习惯,在人们检索信息的时候将信息传递给目标用户。

SEM广告案例

信息流广告:信息流(Feeds)广告,顾名思义,即是出现在社交媒体用户好友动态中的广告。它最早于2006年出现在社交巨头Facebook上,随后Twitter、Pinterest、Instagram和LinkedIn以及国内的QQ空间、微博和人人网等社交媒体也相继推出信息流广告。它以一种十分自然的方式融入到用户所接受的信息当中,用户触达率高。

信息流广告案例

场景:

SEM:搜索引擎页面(百度、google、360搜索、搜狗、必应等)

信息流广告:资讯阅读类APP,以及社交类APP(今日头条、微信朋友圈、QQ空间、腾讯app、ua首页等)

受众覆盖量

SEM广告要有展现,首先要有人搜;而信息流是主动展现的。从这个层面来说,信息流/DSP所覆盖的量,相对来说会更大。且对于品牌建立这块,信息流曝光量大的优势完全显现出来,相比之下,SEM稍逊一筹。

适用行业

然而,从展现位置上也可以看出,SEM与信息流广告场景并不相同。SEM是基于用户的主动寻求,信息流则是在用户休闲娱乐之际。这也说明了信息流产品的使用场景:通常用户在浏览资讯的时候,多数是放松的状态,此时向他推荐某款游戏、某个课程、某款促销的商品,对他来说是可能会有需求的;而如果推送的广告换成某个锅炉机,衣服,或者家装广告,用户会不会觉得推送有病?这时就突出了信息流的一大限制:仅适用于TOC行业。相比之下,SEM覆盖的行业更多,至少TOB、TOC行业均适用。

精准性

从精准的角度来看,SEM广告的出现始于用户需求的主动暴露,相当于用户告诉搜索引擎我要啥;而信息流的广告藏匿于用户正常浏览的信息之中,广告的推送机制是基于用户过往浏览的资讯内容,说白了其实靠猜测。

即便大数据再会揣摩人心,也不如用户亲口所说的精准。

缺点

SEM搜索推广广告位有限,竞争太大,单价偏高,且存在大量的恶意点击,对于品牌塑造和宣传方面不够给力;

信息流广告抢量严重,很容易有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没量,由于广告位会不停刷新,曝光量大,造成消费会过快,不适用中小客户,另外由于场景切换的原因,也不适用于TOB客户。

既然各有所长,则要扬长避短。这两大类广告,并非不能共存。每个广告主的推广需求都不同,产品特点、受众特点都不尽相同,渠道孰好孰坏,不可一概而论。关键在于弄清楚产品的特点与推广的目的,才能结合渠道特点,选择适合的推广渠道。

目前很多人会产生信息流广告要强过SEM、将取代搜索推广的错觉,大约是因为市场里的头部客户几乎都进行了信息流的投放,且投入金额非常高。游戏、金融、电商、旅游等土豪客户都是信息流广告的常客,而大多数APP推广也惯用信息流/DSP的方式。要知道,如今能有预算进行推广的APP,多数是资本方面玩得溜,前期需要快速累积用户,不差钱,或者底子深厚,要砸钱抢量,没量不行的那种。

而SEM发展了这么些年,不温不火还黑料不断,行业监管不力,长尾企业是主力军,推广费用有限。再加上从业门槛低,人心浮躁,很容易这山望着那山高,营造出一种低潮之氛。其实牛逼的不仅仅是用大量钱砸来了大量客户,更是用不高的成本收获了更高的营收。买量是一门艺术,不因资金的高低而有贵贱之分。

信息流是一款好产品,符合大众行为习惯,且迎合大势所趋,但并非万能。没有任何一款产品是万能的,他们会在时代的进程中升级、迭代,而不是消亡。大家积极学习DSP知识,尝试优化投放,这是非常好的事情,甚至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但不能伴随着对SEM的嗤之以鼻。我们要做的,是不断踏实且谦卑地学习,在日新月异的江湖中,赢得自己一席立足之地。


扫一扫,关注桥路微信

推荐问题

热门问题

最新问题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16 - 至今  Qiaolus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桥路seo   版权所有   ICP备16005119号-1

售后服务:在线咨询 18082741080      在线咨询 239392977

技术支持:桥路营销

扫一扫手机浏览

手机浏览

扫一扫微信交流

微信交流

在线咨询
免费诊断
服务电话
186-2172-0325
手机浏览

扫一扫
手机浏览

返回顶部